超高齡患者
往往被視為手術治療的“禁區”
但醫療水平的進步
不斷打破這個“禁區”的年齡界限
近日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
呼吸科陳獻亮團隊、麻醉科林洪啟團隊
密切配合
為一名104歲超高齡老人
進行氣管鏡手術取出“致命花生”
104歲的張奶奶來自周口市西華縣。雖已是百歲老人,但仍保有孩童般的調皮,最近就因為偷偷吃花生險些釀成大禍。
據張奶奶兒子回憶,老母親特別愛吃零食,平時都會對她“嚴加看管”,但上周由于匆忙,忘了將茶幾上的一碟花生收起,讓張奶奶有了“可乘之機”。誰料一顆“搗蛋”的花生米滑進張奶奶的氣道,卡得她咳嗽不止。張奶奶兒子趕快帶她去當地醫院進行救治。
由于患者“超高齡”,各個臟器的功能都有所下降,對手術的耐受程度比較低,麻醉和手術的風險都很大。當地醫院建議她立即轉診上級醫院尋求治療。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呼吸科陳獻亮主任接診后,邀請麻醉科林洪啟主任團隊會診。患者已經出現了肺部感染,氧飽和度一度跌至75%,如果不能及時取出異物,隨時可能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運用氣管鏡取出異物是非常常見的手術,但老人104歲的高齡,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有所退化,而且還有冠心病等基礎疾病,術中的麻醉保障至關重要。麻醉醫生王清洋迅速檢查設備,全省第一臺服役的噴射呼吸機也進入待機狀態,各種氣道工具、搶救藥物設備悉數擺放整齊。
4月10日,陳獻亮主任、沈艷麗副主任為患者實施“氣管異物取出術”。
術中發現,老人誤食的那顆花生米完全堵住了她的右肺中下葉。在麻醉團隊的保駕護航下,陳獻亮主任精準操作,不到5分鐘就取出“罪魁禍首”花生米。隨即呼吸機數據也提示,老奶奶的氣管變得通暢了,氧合100% ,血壓平穩,心率平穩,危機解除。
陳獻亮主任表示,隨著醫學的發展,超高齡老人的氣管鏡治療不再是“禁區”。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呼吸內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等多學科通力合作,預案精確到秒,能夠為“超高齡”患者送去更多生命希望。
據了解,成功為104歲老人取出卡入肺部的異物手術!該例手術創下了全國氣管鏡異物取出手術年紀最高病例的記錄!
健康提醒:
專家提醒,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呼吸科常見的一種疾病,也是非常危險的一種疾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幼兒和老年人居多。
老年人由于吞咽反應能力較弱、咳嗽無力、長期臥床等原因,更要予以充分重視。在進食時應盡量避免大笑或大聲說話,也不要吃得太快。
若在進食時嗆入異物,應立即應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以沖擊氣流,把異物沖出。若該急救方法無效,應盡快到醫院治療,及時取出異物,不可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