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裴熔熔】想象一下,人形機器人和人類共跑馬拉松,是一幅怎樣的場景?答案即將揭曉。
2025年4月19日早上7點半,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將在北京亦莊鳴槍開跑。來自全國多個城市的近20支賽隊,正在現場接受技術人員調試,為比賽做準備。
上海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益得”)自主研發生產的雙足機器人“行者二號”,是備受關注的一支隊伍。卓益得也是鄭州航空港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的首個投資項目,將為河南省具身智能產業的發展寫下有力的一筆。
卓益得是一家專注于通用人形機器人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創新型企業。該公司擁有國際領先的多模態人工智能肢體仿生技術,用高效的人形機器人推動,為科教、工業、服務、康養等場景的應用,提供世界級領先的具身智能解決方案。
“行者二號”是業內率先推出的基于肌腱仿生驅動的全尺寸雙足人形機器人,也是卓益得第二代人形機器人產品,具備輕量化、長續航和高效能等特點。它不僅具備出色的運動能力,還能實現6小時的行走續航,最快能達到每小時8公里的移動速度。其上一代“行者一號”機器人曾在2015年用0.8度電持續行走了134.03公里,獲得足式機器人行走最遠距離吉尼斯世界紀錄,亦是歷史上首個行走距離突破百公里的足式機器人,該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作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兩大前沿技術的結合,具身智能被視為人工智能的下一個浪潮,受到全國各地的關注。在超算、智算、通算等領域重點布局的河南,亦不例外。
2024年10月,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在鄭州揭牌成立,旨在打通AI到具身智能以及產業應用的完整鏈條,集聚人才、落地成果、孵化企業、賦能行業,開啟人機共生的新紀元。上海理工大學機器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卓益得創始人李清都教授任實驗室執行主任。
企業培育、產業招引,基金是重要抓手。近年來,作為河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核心增長極,鄭州航空港區高度重視產業基金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以搭建基金矩陣、強化基金招引、完善配套政策、打造“金融匯客廳”投融資平臺等為抓手,厚植經濟發展金融沃土,基金業蔚然起勢。
目前,鄭州航空港區已初步搭建起政府性產業引導基金“1+5”母子基金矩陣,其中政府性產業引導基金總規模200億元,由鄭州航空港私募基金擔任管理人,投資領域覆蓋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4+3+3”主導產業,吸引撬動各類社會資本超百億元,為鄭州航空港區的跨越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2025年年初,鄭州航空港私募基金完成對首個人形機器人項目卓益得的投資決策落地,并于近日完成交割。以此次投資為起點,鄭州航空港私募基金將進一步聚焦“四高四爭先”,圍繞鄭州航空港區全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主窗口、主引擎、主陣地功能定位,聚力完善“一產業一基金”生態矩陣,助力航空港區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高地,為河南“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循環樞紐、打造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支點”貢獻港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