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警用無人機遇上人工智能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在鄭州街頭,一場由“無人機+DeepSeek”引領的交通管理變革正在悄然上演。4月14日,大河報記者了解到,從空中偵察員、安全宣講員,到事故調解員,再到智能調度師,鄭州交警正在逐步解鎖城市交通治理的新模式。
無人機“交警”靈活又高效
“飛得高、看得遠、反應快。”鄭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民警李霞介紹說,具體交通管理實踐中,無人機有三大優勢。
空中喊話,安全提示密集輸出。這種新穎的執法方式,既能及時發現違法行為,又能有效地提醒和糾正。
閃電響應,事故視頻快處大提速。遇到交通事故時,無人機能第一時間抵達現場,通過喊話提醒車主放置警示標志、引導人員撤離,并通過“12123視頻快處”功能協助車主完成取證。
高效采集,填補監控盲區。數據顯示,無人機巡查可使重點區域監控覆蓋率提升60%以上。
接入DeepSeek提高通行效率
如果說無人機是“數據捕手”,那么DeepSeek就是擅長深度學習的“交通指揮官”,它通過強大的數據挖掘和智能分析能力為交通管理注入智慧。
據鄭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科研所副所長祝偉峰介紹,DeepSeek在交通管理中具有信號燈配時動態優化、沖突點智能消除以及聯動形成“綠波帶”等優勢。
根據無人機采集的車流量數據,DeepSeek自動生成相應配時周期。例如,在花園路與三全路交叉口,優化后南北直行通行效率提升19%,東西左轉效率提升34%,擁堵時間顯著縮短。(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邵可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