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呀!救救我!”4月13日清晨,有人在黃河邊忽然呼救聲,循聲望去,只見河中央有一棵倒伏的大樹,一名男子抱著樹枝喊救命,趕緊幫忙報了警。
黃河水利委員會花園口水文站職工、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隊員馬振勇、牛茂濤、劉茂林接到警方電話后迅速行動,駕駛沖鋒舟逆流而上,展開救援,成功把困在黃河中一夜、凍得瑟瑟發抖的男子救上岸。
接到緊急電話 三人黃河中合力施救
花園口水文站是黃河防汛的“前沿哨所”,24小時有人值守,職工們不僅精通水文監測,而且,在多次搶險中練就了過硬的水上救援本領。為在危急時刻爭取寶貴的救援時間,通過“共建”,花園口水文站成為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的“前哨陣地”,花園口水文站職工的另一個身份就是救援隊員。
4月13日早上7時許,該水文站船舶負責人馬振勇接到派出所民警的電話,稱剛接到群眾報警,發現有人被困在鄭州黃河大橋上游約200米的河中央,抱著河中一棵大樹的樹杈呼救,呼救人說,已經在河里困了一夜,快撐不住了……
情況緊急,一場救援隨即展開!
馬振勇帶領牛茂濤、劉茂林攜帶救生裝備,駕駛沖鋒舟出發,不到10分鐘就趕赴現場施救。由于黃河水流復雜,漩渦密布。其間,三人憑借多年水文勘測經驗,精準避開暗流和淺灘,將沖鋒舟穩穩停在男子附近。
被困男子很年輕,穿著T恤和短褲,雙腿泡在水里,雙臂緊緊地抱著河中一棵倒伏大楊樹的樹枝,凍得瑟瑟發抖。
“別害怕!我們救你上來!”馬振勇向該男子拋去救生圈和救生繩,可對方滿臉恐懼,緊抱樹枝遲遲不敢松手。牛茂濤、劉茂林見狀,一邊安撫該男子的情緒,一邊協助其固定安全繩……經過一番努力,三人合力把該男子拉到沖鋒舟上,并為他穿好救生衣。
沖鋒舟靠岸后,三人為該男子找來大衣取暖,派出所民警和醫護人員也在岸上等候。隨后,該男子被送往醫院,經過檢查,除腹部不適之外,身體并無大礙。
剛跳進黃河就后悔了 水里撲騰時抓住一棵“救命樹”
獲救男子姓王,今年22歲,濮陽縣人。被救后,他連聲感謝救命之恩,對自己的沖動之舉追悔莫及。
據小王介紹,他瞞著家人背負了兩萬元的債務,一時想不開,想跳入黃河“解脫”。4月12日晚10時許,他在岸邊猶豫一番后,含淚脫下外衣,掏出手機放在岸邊,從鄭州黃河大橋上游幾百米處的河南岸跳入河水中……
“剛跳進黃河我就后悔了。”小王說,他被河水一擊,幡然醒悟,激發出超強的求生欲望,不會游泳的他憑借著求生本能和不錯的體力在水里撲騰,順著湍急的水流往下游漂。萬幸的是,黑暗中,他觸碰到水中有樹枝,像“救命稻草”一樣牢牢抓住,撐到天亮,幸虧被人及時發現并幫忙報警……
成為小王“救命樹”的是一棵大楊樹。這棵樹怎么會在黃河中?
據馬振勇介紹,黃河的水文特性是寬淺性、游蕩性河床,河道會隨水流變化來回移動,這棵大楊樹原本在黃河南岸,如今隨著河道南移了幾十米,大楊樹就在河中央了,在水流沖擊下,倒伏在河里,“如果樹小,倒伏后就被水流沖走了,還好這棵楊樹比較大,沒被沖走,要不然,這位年輕人就沒這么幸運了。”
記者了解到,小王被救后,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聯系了家屬,家人及時趕來陪同,并和民警一道對小王進行心理疏導,叮囑他要向前看。
4月14日晚,小王和家人特意給馬振勇打來電話表達謝意。馬振勇聽對方的聲音,感覺小王狀態恢復得還不錯。他還在電話里說,等調理好身體后,準備跟父親回老家開始新生活。(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蔡君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