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楊薩】“3年期大額存單沒有額度了。”
“目前存款產品利率都在2%以下。”
銀行息差持續收窄背景下,中小銀行再迎“降息潮”。4月14日,記者以儲戶身份從鄭州多家銀行了解到,部分銀行存款產品利率已下調40個基點,一些銀行出現存款利率長短期“倒掛”現象。隨著存款利率下降,利率2%以上的大額存單已不多見,而且額度緊俏。
下調存款利率,上調起存金額
“4月初下調了1年期和3年期的存款產品利率。”中原銀行理財經理稱,該行3年期定期存產品利率由2.15%下調20個基點至1.95%,1年期定期存產品下調5個基點至1.65%。目前只有1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為1.7%,20萬起存。
平安銀行理財經理稱,該行3年期大額存單由2.05%降到2%,不過現在顯示已經售罄。不清楚后續是否還有額度。
“前段時間下調了部分存款產品利率,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下降10個基點至2.25%,起存金額為1萬元。”鄭州銀行理財經理表示,該活動僅面向新進資金。
浦發銀行理財經理介紹,該行不久前調降了部分存款產品利率。目前,有一款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達2.15%,不過每天額度有限,需要提前預約。后期可能會再降存款利率。
本次利率下調后,部分銀行出現存款利率長短期“倒掛”現象。
記者了解到,平安銀行有一款3年期存款產品利率下調40個基點至1.65%。而該行另一款2年期存款產品利率為1.7%。
中原銀行手機銀行顯示,該行定期存3年期利率為1.95%,5年期利率為1.85%,起存金額均為3000元。
江西江州農村商業銀行近兩個月連降三次存款利率,目前該行1年期存款掛牌利率降5個基點至1.5%,5年期下降38個基點至1.47%。
對于存款利率“倒掛”現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中小銀行應對凈息差壓力的經營策略之一,有助于銀行控制負債成本。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部分銀行出現存款利率“倒掛”后,確實會給同業帶來一些影響,或出現跟隨現象。但預計此現象不會持續太久,這不符合中長期發展趨勢。
除了下調存款利率,部分銀行上調了存款產品起存金額。光大銀行手機銀行顯示,該行利率為2.15%的3年期大額存單,起存金額由此前的20萬元提高至50萬元。
中小銀行存款利率仍有下降可能
記者走訪國有大行了解到,近期并未大幅調整存款產品利率,不過存款產品利率基本在2%以下。
多家上市銀行在2024年業績發布會上表態,將加強負債成本管控,以應對凈息差收窄壓力。
農業銀行行長王志恒表示,負債端方面,2024年存款利率三次下調,今年以來許多存款重新定價,新發生的存款利率明顯下降,減小了存款成本壓力。2023年新發生人民幣定存利率是2.16%,今年上半年下降到1.85%。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負債成本管控,提升負債的質量,預計下半年凈息差將保持穩定態勢。
興業銀行行長陳信健認為,銀行進入低利率、低息差、高風險階段,在息差管控上銀行要處理好負債與資產的關系。與其糾結投放高風險資產獲取利差收益,不如下決心降低負債的付息率,來更好地投放這些低風險穩收益資產。
存款利率是否還會繼續下行?
業內人士稱,央行今年多次表態“擇機降準降息”,可能迎來政策窗口期。此外,銀行自身有負債成本控制需求,將推動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行,尤其是中長期產品。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近年來銀行存款利率一直處于下降通道,但不同銀行由于資產負債情況、資金期限結構存在差異,對不同期限的存款產品定價策略往往不同。總體來看,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仍然普遍偏高。展望未來,銀行在息差承壓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仍有下降的可能。
曾剛提醒,隨著存款利率不斷下行,在穩健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同時,還需平衡金融穩定與經濟發展的雙重目標,引導居民儲蓄與理財行為,避免儲戶因利率波動過度追逐高風險投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