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見習記者 關帥康】 近期,古越龍山、會稽山兩大黃酒龍頭相繼對旗下部分主要產品提價,進一步推進產品高端化升級。
4月9日,國內三家黃酒上市公司之一的金楓酒業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暫無提價計劃。
在古越龍山和會稽山向高端化轉型的同時,根據最新財報,金楓酒業的扣非凈利潤在2024年繼續虧損,而這已經是其扣非凈利潤連續5年虧損。
需要注意的是,金楓酒業的年報數據顯示,過去的2024年,金楓酒業的員工薪酬支出占總營收超40%。而這一數據古越龍山和會稽山則約16.94%、14.9%。
龍頭相繼漲價,金楓酒業“按兵不動”
4月9日,在金楓酒業召開的2024年業績說明會上,公司董事長祝勇回復投資者問題稱,目前,公司暫無產品提價計劃。
“金楓酒業在制定經營策略時,會綜合分析自身的運營狀況、成本結構、市場份額及消費者反饋等多方面要素。當下,金楓酒業更專注于通過優化生產流程、創新產品、拓展市場渠道等方式,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與市場占有率,以實現可持續發展,而非單純依靠提價手段。”祝勇稱。
金楓酒業這一表態之所以引發市場關注,主要源于近期古越龍山、會稽山相繼對旗下部分核心產品進行提價。
3月31日,會稽山發布關于公司部分重點產品提價的公告。公告顯示,會稽山對純正系列黃酒產品提價4%~5%、三年陳系列黃酒產品提價幅度為6%~9%、壇裝系列、花雕系列黃酒產品提價幅度為1%~9%。
4月1日,古越龍山發布提價公告稱,對彩包花雕(加飯)系列提價2%~5%,清醇三年系列提價4%~8%,部分壇酒系列提價8%~9%,部分五年陳系列提價5%~12%,部分青花醉提價2%~5%,女兒紅桶裝酒系列提價3%~5%,女兒紅老酒系列提價2%~5%。
此番產品提價,是黃酒行業高端化轉型進程中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黃酒行業加速推動高端化、年輕化轉型,但要扭轉黃酒在消費者心中的固有印象,需要長期投入。目前,傳統產品仍是黃酒銷售主力,提價有助于提高產品利潤率,提升黃酒的品牌、品質,為高端化轉型提供資金支持。
會稽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黃酒主流價格長期徘徊在數十元區間,曾深陷低價競爭泥潭,企業利潤微薄,導致行業缺乏創新力。公司希望通過提價,打破價格天花板,重塑品類價格體系,推動黃酒行業從“以量換利”向“以質取勝”轉型。
不過,在競爭激烈的黃酒市場中,提價并非毫無風險。若企業品牌影響力不足,提價或將導致價格敏感型客戶丟失,進而影響銷量。
4月11日,大河財立方記者致電金楓酒業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2024年,公司大力推動降本控費,通過成本控制和優化生產有效提升產品毛利率。此外,金楓酒業在銷售渠道環節相對薄弱,產品價格體系還在整頓中。基于市場占有率考慮,公司暫不進行提價。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會稽山和古越龍山作為行業龍頭,擁有產品定價權和提價的底氣。而金楓酒業的綜合實力相對較弱,抗風險能力不足,現階段不提價是較為正確的選擇。
人力成本高企,金楓酒業陷盈利困境
在暫不對產品提價的情況下,金楓酒業如何扭轉扣非凈利潤虧損局面,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2024年,金楓酒業雖憑借降本控費、優化生產工藝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虧損額度,但其仍未徹底擺脫虧損漩渦。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金楓酒業實現營業收入5.78億元,同比增長0.87%;實現歸母凈利潤576.14萬元,同比下滑94.49%;實現扣非凈利潤-140.86萬元。
對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金楓酒業解釋稱,公司于2023年收到四川中路房屋征收補償款2億元,當年確認資產處置收益1.9億元。2024年,公司無這部分收益,導致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
從業績表現看,近5年,古越龍山和會稽山持續推動高端化、年輕化、全國化轉型戰略,營業收入和扣非凈利潤均實現穩步增長。同期,金楓酒業營收在6億元左右徘徊不前,且扣非凈利潤連續5年處于虧損狀態,業績逐漸被古越龍山和會稽山甩開。
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人力成本高企,或是拖累金楓酒業業績的因素之一。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古越龍山、會稽山、金楓酒業的在職職工數量分別為2229人、1710人、689人。2024年,上述三家公司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分別為3.28億元、2.43億元、1.88億元。
2024年,金楓酒業除了支付在職職工薪酬外,還支付勞務外包費用4859.28萬元,這使其在職職工和外包員工上的總支出約為2.37億元,占其總營收超40%。
值得注意的是,在營收約為會稽山35%情況下,2024年,金楓酒業的人力成本幾乎與會稽山持平。
近年來,面對營收增長停滯不前,金楓酒業也嘗試通過減少在職職工數量等方式降低人力成本,但其在職職工的平均薪酬仍在不斷走高,且遠高于古越龍山和會稽山。
通過計算得知,2024年,金楓酒業、古越龍山、會稽山在職職工的平均薪酬分別約為27.29萬元、14.72萬元、14.21萬元。
對此,金楓酒業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員工大多在上海辦公,而古越龍山和會稽山員工主要在紹興辦公,上海平均工資水平遠高于紹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公司的人力成本。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多年來,金楓酒業一直存在勞務外包情況,這部分勞務外包職工的薪酬占其在職職工薪酬近30%。
“勞務外包人員主要在公司生產等崗位工作,綜合工資低于在職職工。”金楓酒業證券部工作人員說。
營銷投入不增反降,金楓酒業大本營市場增長落后
在地域消費局限性和行業競爭內卷加劇等多重壓力下,黃酒行業正掀起一場高端化、年輕化、全國化轉型浪潮。
在這場行業變革中,行業競爭格局和產品定位正在重塑,對于背負較高人力成本的金楓酒業來說,所面臨的市場挑戰更加嚴峻。
對此,近年來,金楓酒業加大“石庫門”“金色年華”等系列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力度,推出“石庫門上海么糖”“錦時雪”“零夏14”等產品,進行高端化、年輕化轉型。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產品研發和營銷投入力度相對薄弱,成為限制金楓酒業轉型步伐的主要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會稽山、古越龍山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與金楓酒業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金楓酒業的研發費用投入為551.72萬元,不足會稽山的8%,也古越龍山也存在顯著差距。
此外,在行業龍頭持續加大市場投入力度的大背景下,金楓酒業卻逆勢消減銷售費用。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會稽山、古越龍山的銷售費用分別為3.32億元、2.52億元,分別較2021年增加1.94億元、0.83億元。同期,金楓酒業銷售費用為1.17億元,較2021年減少0.28億元。
產品研發和市場投放力度的差異性,在市場開拓情況上得到直觀體現。
以上海這一金楓酒業大本營市場為例,會稽山和古越龍山在上海市場的營收增長額高于金楓酒業,且古越龍山在上海地區營收已逼近金楓酒業。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會稽山、古越龍山、金楓酒業在上海地區收入分別為2.64億元、3.79億元、3.92億元,分別同比增加383.6萬元、3228.73萬元、633.51萬元。
在中國獨立酒評人肖竹青看來,黃酒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需要長時間的引領去轉變,需要付出巨大的市場培育成本,是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具有資金、渠道優勢的酒企成功率更高。
“上海市場是金楓酒業的主要營收來源,如果金楓酒業將上海市場做深做透,則可以維持目前的經營情況。如不加大產品創新和市場投入,難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朱丹蓬說。
這場黃酒行業轉型升級“馬拉松”中,金楓酒業如何找到控制成本和優化投入之間的平衡點,將決定其能否在行業變革中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