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中原區正商穎河港灣小區有業主反映,孩子上學被劃片到2公里外的向陽小學,而小區附近的伊河路小學山河道校區(下稱山河道校區),以及穎河路小學卻不在劃片范圍內,引發業主對劃片合理性的質疑。
●為啥“舍近求遠”,多跑2公里上學?
正商穎河港灣小區地處西三環附近的穎河路,周邊交通便利,配套設施相對完善。然而,這一原本宜居的環境卻因孩子上學的劃片問題,讓不少家庭陷入煩惱。
部分業主表示,平時家長工作繁忙,接送孩子的重任多數落在老人身上。如今小區大多孩子被劃片到2公里外的向陽小學,只有部分在其他學校讀書。老人不僅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在路上,還要面臨路途奔波帶來的安全隱患。每天上下學高峰期,老人帶著孩子穿梭其中,著實讓家人擔心。
4月10日上午,大河報·豫視頻記者來到了正商穎河港灣小區。從實際距離測算,小區南門到山河道校區僅400多米;而到穎河路小學更是只需步行2分鐘,跨過一個洛達路即可到達。有業主表示,如此明顯的距離優勢,卻未能讓孩子享受就近入學的便利,“舍近求遠”的劃片安排讓大家十分不解。
“孩子年齡尚小,路途遙遠不僅會消耗他們精力,還可能影響孩子的休息和學習狀態。”一些業主還提到,他們希望穎河路小學盡快招生,把正商穎河港灣劃片進去,或者到山河道校區讀書也行,這樣一來,孩子能有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和休息。
●劃片是否合理?家長期盼能就近入學
記者查詢發現,《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8年修正)》明確規定,各地需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2019年3月,教育部也發文強調,各地要依據區域內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合理劃定學區范圍;對于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地區,要實施多校劃片,采取隨機派位方式入學,以此確保教育公平。
依據中原區基層政務公開信息,2024年中原區有55所公辦小學招生,均招收6周歲2個月的適齡兒童。
按照相關規定,市區小學招生時,需全面綜合轄區適齡兒童人數、分布情況、學校布局、學位數量以及交通狀況等因素,科學合理地劃定招生片區。若片區內報名人數少于學校招生計劃,學生應全部被錄取;若超出計劃,則按照既定規則錄取,其余未錄取學生由區教育局在相鄰片區就近協調入學。在對于正商潁河港灣小區而言,居民們希望教育部門能夠重新審視這些因素在此次劃片中的具體應用,是否真正做到了科學合理。
●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政策尚未發布
有業主告訴記者,他們也把相關訴求反映到了社區及中原區教育局,至今沒有結果。
當天上午,穎河西路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對于小區劃片問題,他們也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和業主代表一起去了教育局。
“現在4月份,每年6月份才做這項工作。”中原區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受訪時表示,今年還沒到這個(學校劃片)時候。
記者注意到,此前,也有市民把小區劃片問題反映到了網絡,3月27日,中原區教育局針對此事作出回復稱,2025年鄭州市市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政策尚未發布,待政策落地后,會保障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都能順利入學。
但在當下,居民對入學公平以及學區劃分合理性的關注度持續攀升,“就近不等于絕對就近”“需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等傳統解釋,已難以消除大家心中的疑惑與不滿。居民們認為,雖然教育部門有其綜合考量的因素,但在實際操作中,應該更加充分地考慮到大家的實際需求和孩子的切身利益。
中原區教育局劃片依據是啥?后續能否優化?針對家長的訴求,又該如何解決?
截至目前,該局尚未針對此次劃片爭議給出回應與解決方案。對于后續進展,大河報·豫視頻將持續關注。(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呂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