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太昊伏羲陵內,人流如潮。梁照曾 攝
2月27日,中遠海運集團開通周口港水運通道。宋風 攝
一派繁忙景象的周口中心港。宋風 攝
數據升降,是衡量經濟運行的重要維度。尤其是開局數據至關重要,對社會預期、市場信心影響深遠。一季度看周口,澎湃的動能、振興的態勢,伴著春風撲面而來。
1月份,全市新增市場主體2.23萬戶,同比增長57.2%,總量歷史性突破100萬戶大關,達到101.73萬戶,居全省第3位。截至2月26日,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931萬噸、集裝箱吞吐量完成3.45萬標箱,分別增長77.01%、57%……
數字背后,是積蓄的信心,是涌動的活力,是周口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向優向新,呈現出的厚積薄發、崛起倍增之勢。一季度經濟運行有何特點,如何用“開門紅”帶動“全年紅”?怎樣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周口這樣作答。
看項目建設“拉滿弓”
三月的沙潁河,春水如碧。河南首個按百萬標箱設計的現代化港口——周口港中心作業區一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
參建港口的袁杰是位“00后”。2001年出生的他,去年7月份從重慶交通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畢業,通過校招進入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二航局”)后,被派到這個建設工地。
在他的身后,現代化的港口正快速“成長”。退建大堤已經建成,沙潁河航運信息中心大樓已經封頂,正在二次結構施工,港池開挖已近15萬立方米,碼頭接樁、樁帽、靠船立柱等已完成過半。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固定資產投資是實現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春節前,周口市縣兩級分別召開規委會和聯審聯批協調會,統籌要素保障,完善項目手續,171個重大項目在節后上班第二天集中開工,以項目建設“拉滿弓”服務一季度經濟“開門紅”。
開年以來,周口深入推進“五張清單”抓實產業項目工作機制,堅持向竣工項目要增量,向在建項目要潛力,向智改項目要效益,重點圍繞省市重點項目、“三個一批”、政策性資金項目分類建立項目清單,全力以赴推動項目建設加快轉化為實物工作量和實際增長量,掀起高質量發展“新攻勢”。
政策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為全面落實落細全省會議精神和全省一季度“開門紅”28條措施,周口及時跟進出臺《周口市推動2025年第一季度經濟“開門紅”若干措施》,圍繞強化科技創新引領、發揮政策資金帶動作用等8個方面,細化35條具體措施,狠抓落地見效。
值得注意的是,429個省市重點項目中,一季度已開工140個,開工數占年度計劃開工省市重點項目的52.83%。在建項目269個,已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庫230個,入庫率85.5%。230個2024年政策性資金項目中,一季度開工25個,累計開工228個,開工率99.13%,已竣工58個,在建項目145個,已入固定資產投資庫108個,入庫率74.5%。
此外,178個第十五期“三個一批”項目中,簽約項目計劃開工26個,一季度集中開工6個,累計開工22個,開工率84.6%。滾動開工在建項目已入固定資產投資庫139個,入庫率78.1%,高于省定簽約項目開工率70%、開工項目入庫率50%的目標。63個市級重點智能化改造項目,一季度已全面開工建設,其中13個項目實現竣工。
與此同時,周口還搶抓一季度國家政策性資金投放“窗口期”,多措并舉提高政策性資金項目申報的“命中率”“成功率”。全市2025年第一批專項債券非“綠色通道”項目審核通過319個,債券資金需求499.61億元。納入省“綠色通道”項目107個,居全省第4位,資金需求153.71億元,居全省第3位。
今年以來,全市報批土地3600.98畝,供應土地1506畝,一季度重點項目用地保障率達97.12%;搶抓春節返鄉契機,全面開展市級領導“五個一”招商活動,共簽約項目38個,總投資182.8億元。一系列“硬核”支撐,保障了項目順利進行,提高了項目招引質效,繪就了處處是“春耕”的奮進圖景。
看行動服務“增質效”
3月8日上午,一場經濟文化互粉共融的“大戲”在淮陽拉開大幕。
第二屆周口伏羲文化旅游節暨第五屆周商大會在周口市淮陽區開幕。本屆周商大會以“傳承弘揚伏羲文化、齊聚全球周商周才,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共繪周口高質量發展篇章”為主題,以項目洽談、創新發展、合作共贏為主線,搭建招商交流平臺,激活民營經濟“一池春水”。
兩篇文章聯起做。文化與經濟共同發力,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大會舉行了項目簽約活動,共對接洽談合作項目48個,總投資180.1億元,涵蓋綠色食品、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80%以上是周口市主導產業項目;開幕式現場共集中簽約項目12個,總投資24.6億元。一個個項目的落子布局,進一步提升了產業的“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
放眼全國,“周商”已經成為一個亮麗的LOGO、一支有生力量。周口商會(含籌備組)170家,數量位居全省首位。同時,美國周口商會順利成立,泰國等8地海外周口商會籌備組有序籌備,實現了“省級全覆蓋、市級連成網、海外有影響”的建設目標。
“周口籍商人是周商,來周口投資的商人同樣也是周商。”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口市委書記張建慧指出,周口將以更加開放的胸襟來辦好伏羲文化交流,以伏羲文化節來傳承中華兒女的重要文化基因,強化中華民族普遍認同的精神標識和情感紐帶。與此同時,不斷擴大周口和周商的影響力,推動周口形成更加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促進周口的高質量發展。
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而精準高效的服務是企業發展的“良方”。今年以來,周口持續抓好服務企業工作,常態化深入企業問需求、解難題,千方百計助企紓困,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厚植“營商沃土”,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萬人助萬企”活動為例,春節前,該市制定出臺《周口市包保服務重點企業工作方案》,對支撐全市規上工業70%產值的139家企業、支撐全市規上服務業70%營業收入的33家企業、支撐全市限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70%銷售額的前36家企業,逐企建立“領導干部+責任部門+金融機構”一對一服務專班,實行實名制、臺賬化幫扶。
用電量是工業發展的“晴雨表”,用電狀況變化是觀察一個地方經濟運行狀況的“風向標”。截至2月24日,全市工業用電量為7.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其中,34家重點企業工業用電量9594.5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08.43%。
企業所需就是服務所向。圍繞企業實際需求,市縣分鏈條分行業組織產銷對接活動11次,達成合同金額6.1億元。針對節后用工難等問題,組織“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系列活動,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40場次,提供就業崗位數量6.96萬個。截至2月24日,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3萬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12萬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證)0.9萬人,分別完成一季度工作目標任務的78%、90%。
為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周口堅持金融工作月例會制度,強化政銀企對接,引導金融活水更好澆灌實體經濟。截至2月20日,市縣兩級共開展銀企對接活動185次,對接企業762家,授信10.1億元,已投放9.27億元,其中,對接有融資需求的規上工業企業109家,融資需求3.4億元,完成授信3.1億元。
此外,還深入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充分發揮中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作用,有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截至2月20日,“申報清單”14.17萬戶,居全省第1位,“推薦清單”6.42萬戶,居全省第2位,授信3.6萬戶、270.93億元,累計投放3.3萬戶、214.4億元,居全省第2位。
看市場消費“活力旺”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如何進一步增加優質供給,激發更大消費潛能?
周口積極搶抓國家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提標機遇,充分發揮周口千萬人口的市場優勢,優化消費品以舊換新申報審批流程,全力激發消費潛能。截至2月24日,全市家電、電子產品消費補貼金額均居全省第2位。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雙向奔赴”,碰撞出了大規模市場的超燃火花。
特別是搶抓春節返鄉置業機遇期,加大“團購房”供給力度,推行現房銷售、允許公積金用于首付款等一系列措施,推動構建“成片開發+產業發展基金”的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市縣兩級組織房產展銷100余場次,全力拉動房地產投資消費。春節期間,全市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增長51.17%、42.13%。
文旅熱潮帶來了滾滾人流,激蕩起消費市場和經濟運行的活力。春節期間,全市商超餐飲同比增長30%,住宿賓館業收入同比增長20%。通過加強景區景點聯動,推出特色文旅活動,打造文旅消費熱點,截至2月24日,全市接待游客1431.59萬人次,旅游收入81.42億元,分別增長14.29%、23.49%。其中,春節期間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9%、165.1%。
當前,周口正以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為重要契機,加快推進商貿物流體系建設,織密“縣園鄉站村點”物流網絡,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大動脈”,積極融入和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物流降本增效、消費場景創新,實現由交通優勢向樞紐優勢轉變、從“經濟通道”向“通道經濟”邁進。
3月7日,在西華縣1.5萬人規模的耕德電子廠區,機器轟鳴,年輕的員工們在專心工作,機器人更是不知疲倦。3月8日,在淮陽區龍湖水畔,第二屆周口伏羲文化旅游節暨第五屆周商大會盛大開幕……縱觀三川大地,發展熱潮涌動,“進”的勢頭更勁、“穩”的基礎更牢、新動能拔節生長。周口正應勢而動,乘勢而上。
1月份
全市新增市場主體2.23萬戶
同比增長57.2%
總量歷史性突破100萬戶大關
達到101.73萬戶
居全省第3位
截至2月26日
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931萬噸
集裝箱吞吐量完成3.45萬標箱
分別增長77.01%57%
(河南日報記者 方化祎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盧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