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輸入一段文字,就能生成一個短視頻……如今,人工智能已經全面融入人們的生活。
作為一項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
1月17日,在河南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委員通道”上,長期深耕人工智能領域的省政協委員、河南省工商聯執委、APUS(阿帕斯)董事長兼CEO李濤圍繞如何推動我省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與記者進行了現場交流。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省政協把省委交辦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作為 “一號協商議題”,最終提出了79條創新建議,其中有78條被直接采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李濤作為省政協委員也全程參與其中。
在今年的省兩會上,李濤圍繞如何推動我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推進應用多元化、推動大模型本土化和加快生態協同化。
在談到人工智能已經全面融入人們生活時,李濤用阿帕斯與河南省兒童醫院共同打造的智慧醫療系統作為案例來分析,最先給患兒診斷的不是醫生,而是人工智能。
“家長們通過關注‘河南省兒童醫院’微信公眾號,可以隨時與AI醫生對話問診。到醫院后還能一站式體驗更快捷、更精準的智能診療服務。”李濤表示,這套系統自去年5月上線以來,已服務超過70萬人次。
2024年10月,河南正式啟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探索行業多元化應用,阿帕斯積極響應。目前已在醫療、傳媒、食品、政務、教育和農業等多領域推動項目合作。
在李濤看來,人工智能的底層技術和重要底座是通用大模型。只有優先發展本土通用大模型,才能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河南式”人工智能大模型體系。
“去年6月,阿帕斯自研的“阿帕斯大模型”成功備案,讓河南成為全國第七個擁有通用大模型備案的省份,實現了我省在人工智能領域零的突破。”李濤說,這個突破與河南龐大的人口優勢、豐富的產業應用場景也是分不開的,它們為訓練高質量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也要利用好這些優勢。
如果說,誰掌握了大模型底座并且構建了生態,誰就會成為全國乃至全球人工智能的領導者。那么,如何構建一個良性發展的生態體系呢?
李濤認為,需要建立“四級聯動”機制:一是大力優先支持本土大模型企業成長;二是研發行業大模型,樹立行業標桿;三是推動各地市部門將這些標桿案例復制且本地化;四是通過成立或扶持運營公司、提供補貼、技術咨詢等方式,發展地方特色的運營服務模式。
“我相信,隨著省委、省政府和企業社會的共同努力,我省人工智能產業必將跑出‘河南加速度’,河南也一定能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新高地。”談及未來,李濤信心滿滿。(李東寶 魏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