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分別于2025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召開。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結束。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批準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批準2025年中央預算。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3月11日下午3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閉幕會。
3月7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河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并向媒體開放團組會議,眾多來自境內外的新聞媒體聚焦河南、關注河南。
今天(10日)9時,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
?在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代表團中,有一位笑容甜美的姑娘格外顯眼,她是國網新鄉供電公司變電運維站副站長高珂。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這是“低空經濟”繼2024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再一次寫入。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河南代表團團長劉寧主持會議并發言,省長、河南代表團副團長王凱參加審議并發言。十四屆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信春鷹、十四屆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紀恒參加審議。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到團聽取審議意見。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2024年怎么看?2025年怎么干?在現場聆聽政府工作報告的河南團代表們有話說。
全國統一大市場循環樞紐、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中部便捷水運出海通道……今年全國兩會,這些關鍵詞成為河南人大代表們熱議的話題。今天,我們邀請到了2位全國人大代表,請請他們一起聊聊河南推進高效互聯互通、加快服務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新暢想。
在財稅體制改革方面,今年將加快推進部分品目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并下劃地方,這項改革其實已經提了多年,今年下決心要加快。這項改革影響面很大,好處也是明顯的,有利于減輕生產企業的資金壓力,并且不會增加納稅人的負擔,還有利于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積極拉動本地消費。
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擴大5G規模化應用,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優化全國算力資源布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推動科技支出向基礎研究傾斜,完善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相結合的投入機制,提高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發揮科技領軍企業龍頭作用,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從制度上保障企業參與國家科技創新決策、承擔重大科技項目。完善中央財政科技經費分配和管理使用機制。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具身智能、6G、智能機器人、零基預算改革等,政府工作報告里首次提出了這些新詞。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里的惠民政策都有哪些?
2024年工作回顧:一年來,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更加堅定了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決心和信心。
政府工作報告里的KPI……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將開展“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要深入分析“十五五”時期新的階段性特征,科學確定發展目標,謀劃好重大戰略任務、重大政策舉措、重大工程項目,更好發揮規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指導作用。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說,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十分繁重。我們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3月5日,李強總理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要點如下: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實施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進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強化失能老年人照護,加大對老年助餐服務、康復輔助器具購置和租賃支持力度,擴大普惠養老服務,推動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到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時說,加快建立健全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以消費提振暢通經濟循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落實和優化休假制度,釋放消費潛力。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既是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經濟增長潛力和有利條件支撐,并與中長期發展目標相銜接,突出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鮮明導向。 ???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今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赤字規模5.6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6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29.7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2萬億元。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
推進科技強國建設,全面啟動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加快完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體系,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穩定工業經濟運行,推進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制造業投資增長9.2%。新培育一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商業航天、北斗應用、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制定修訂環保、安全等強制性國家標準。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左右。
去年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但受國內外多方面因素影響,進入二季度以后主要指標連續走低,下行壓力加大。我們加強逆周期調節,聚焦突出問題針對性施策,緊抓存量和增量政策落實,推動需求較快回升,生產增長加快,市場預期明顯改善,全年經濟運行呈現前高、中低、后揚態勢。
政府工作報告:改革開放有新突破,扎實有力落實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改革部署,機構改革全面完成,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等重大改革舉措陸續推出;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共建“一帶一路”貿易投資合作不斷擴容升級。
主要表現在,產業升級有新進展,糧食產量首次躍上1.4萬億斤新臺階、畝產提升10.1斤;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9%、7.7%,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300萬輛;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9%、10.4%。
主要表現在,經濟規模穩步擴大,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增長5%,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城鎮新增就業1256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2%。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對外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穩中有升,外匯儲備超過3.2萬億美元。民生保障扎實穩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義務教育、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社會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黃河寧,天下平。保護黃河長久安瀾,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2019年在鄭州、2021年在濟南、2024年在蘭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3次主持召開座談會,對母親河的未來深遠謀劃。在沿黃各省(區)的共同努力下,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能源糧食安全基礎不斷鞏固,高質量發展亮點頻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站到了更高起點上。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5日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
春潮涌動,萬象更新。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4日在京開幕,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肩負使命、齊聚一堂,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強烈的責任擔當,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言獻策,把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把信心和力量傳遞出去,奏響團結奮斗的時代主旋律。
三月的北京,春潮涌動。人民大會堂,再次迎來民主團結的盛會。
一、聽取和審議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二、聽取和審議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共提出提案6019件,經審查立案5091件,99.9%的提案已經辦復。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3月4日下午3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開幕會上,與會全國政協委員審議通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議程,聽取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新華網對開幕會作網絡圖文直播。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開幕會。
金李介紹,人口老齡化并不代表我們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失,實際上隨著全民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健康狀況的改善,老年人也可以繼續發光發熱。眼下60—70歲的活力老人群體日益壯大,很多人精力充沛、經驗豐富,可以通過建立銀發智庫、志愿服務等方式給他們提供更多發揮余熱的機會,挖掘老齡人口紅利。
趙宏介紹,作為一名一直在臨床一線工作的醫生,要問我最近幾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就是趕上了中國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好時候。過去一年,國家批準上市的新藥有48個,器械有65個,在研新藥的數量也已經躍居全球第二位。
馬建堂表示,中國經濟一定能夠在去年企穩回升向好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取得新進展,對此我們有底氣。首先是因為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第二是因為有充足的、有力的宏觀調控工具,第三是因為有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撐和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農業大學校長嚴建兵接受了記者采訪。嚴建兵介紹,解決國家糧食安全,一是要藏糧于地,二是要藏糧于技,我們國家的農業科技創新的整體實力步入了世界第一方陣,農業科技創新貢獻率也超過了63%。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婁勤儉說,本次大會3月5日上午開幕,11日下午閉幕,會期7天。大會議程共有7項,包括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等6個報告,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議案。大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4日上午舉行預備會議,通過了大會議程。詳情請看↓
3月3日,在開往北京的G806次高鐵上,4位參加全國兩會的駐豫全國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聚在一起,開起了“圓桌會”。
新興產業如火如荼、政策紅利加快釋放、營商環境越來越好……3月3日上午,駐豫全國人大代表乘坐的G806次列車剛一啟動,三位民營企業家——好想你食品董事長石聚彬、清明上河園董事長王爽、新鄉市糖業煙酒公司黨委書記買世蕊,不約而同聚在一起,在這列開往春天的高鐵上,暢想民營經濟的又一個“春天”。
肩負職責使命,滿懷參政熱情,3月3日下午,住豫全國政協委員從鄭州乘高鐵赴京,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
3月3日下午,出席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河南代表團在北京駐地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寧主持會議并講話。省長王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紀恒出席會議。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2日發布消息,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于2025年3月4日(星期二)12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大會發言人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歡迎中外記者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