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之鄉”與豆狀元的使命
豆狀元的第一家“實體店”為何會選在新密而不是大城市鄭州?這里面既有生意人的權衡,也有作為一個從新密走出來的企業家、豆狀元品牌傳承人的責任與情懷。
首先,新密發達的美食經濟,在鄭州及周邊縣市是獨樹一幟的,為豆狀元實體店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做生意,首先要考慮盈利的問題,不能盈利一切都是空談。”李勝利說。其次,李勝利是個土生土長的新密人,祖上是做豆腐的,豆腐是根植于新密人基因里的食物。而他的豆狀元品牌基因也源自老家新密和祖輩人的手藝、口碑。把第一家實體店開在新密,讓李勝利找到了“落葉歸根”的踏實。
而最重要,也最直接推動豆狀元在新密開設第一家實體店的是,2020年新密市被授予“河南豆腐之鄉”稱號。
李勝利介紹,新密市打虎亭漢墓壁畫中的《豆腐制作工藝圖》,詳細記錄了浸豆、磨豆、濾漿、煮漿、點漿、成形完整的豆腐制作工序。這是迄今為止歷史考古學家,包括豆腐行業專家認同的,真實記載豆制品制作工藝的活化石,也使新密成為豆腐的發源地。從漢代至今,豆腐在新密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2020年12月9日,新密市正式被授予了“河南豆腐之鄉”。作為一個新密人,并且是復刻打虎亭漢墓《豆腐制作工藝圖》中記載的傳統“老漿”點豆腐技藝的豆狀元品牌傳承人,李勝利感到欣喜萬分。
名號有了,但新密“河南豆腐之鄉”如何落到實處,卻成了卡在新密人頭上的新難題。
豆腐作為一種傳統的食品,在全國各地都富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包括新密的各個鄉鎮,各個村落都有小有名氣的豆腐作坊。沒有“標準”、缺乏規模化企業和叫得響的大品牌,也很難讓外地人產生認同感。鹵水點豆腐、石膏點豆腐、老漿點豆腐,到底什么樣的豆腐,才能一吃就讓人記住,這是新密豆腐?
作為將打虎亭漢墓《豆腐制作工藝圖》中記載的傳統“老漿”點豆腐技藝進行了現代化、標準化、數據化規范提煉,并實現了工廠規模化生產的豆狀元,成為了將新密“河南豆腐之鄉”落到實處,推廣出去的先行者。
2021年4月1日,新密市政府及新密餐飲協會骨干組團探訪“豆狀元天然豆腐”廠區,就如何推動新密“河南豆腐之鄉”的豆腐產業發展探討交流。新密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元表態希望豆狀元品牌傳承人李勝利作為新密人能夠回到家鄉,一起全面推動“河南豆腐之鄉”的快速發展。
就這樣,李勝利帶著他的豆狀元團隊,回到了新密這片生養他的土地,開啟了他的第N次創業之路。除了“實體店”的落地,擁有新密傳統“老漿”點豆腐專業技術團隊的豆狀元,還攜手新密餐飲界同仁,如魯班張餐飲、鄭喜旺燒烤等,根據打虎亭漢墓《豆腐制作工藝圖》中的工序,建立小型加工區,讓顧客能夠品嘗到現做鮮賣的新密傳統特色的“老漿”豆腐。豆狀元的“實體店”也建立了全透明豆腐加工區,并對每一步工序進行標注,讓消費者能夠直觀體驗新密豆腐的制作工藝,切身感受新密的豆腐文化。此外,李勝利還忙著將豆狀元工廠空地開辟出來,建立參觀區域,一步一步踐行著他作為一個新密人,一個“老漿”點豆腐工藝傳承者的使命與責任。